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

首頁 新聞總覽 紅土上時速120公里的死神:獰貓式戰砲甲車 (二)

紅土上時速120公里的死神:獰貓式戰砲甲車 (二)

編譯:李思平

  在裝甲載具三要素的機動、防護、火力中,獰貓式的機動力放在首位,火力則次之,防護力則是最不重要,以免影響最重要的機動力。在南非軍中,獰貓式(Rooikat)偵察車的主要任務包括戰鬥偵察、搜索並摧毀行動、戰鬥支援、反裝甲與反游擊隊作戰等。

*備註:我國將裝備戰車砲的輪甲車稱為戰砲甲車,但在國外通常稱為是偵察車,依據各國國情不同,因此下列以南非軍的方式稱呼其為偵察車。

  在目前南非軍的準則中,當進行作戰任務時,獰貓式著重在戰鬥偵察、對群聚敵人與敵後衛單位進行襲擾、干擾敵人群聚、敵後勤中心與補給線,還有攻擊隨機目標。而在維和任務時,獰貓式可以用來監視停火、保護鎖鑰地點、護航車隊,可發揮震懾、偵察和人群控制的功能。

  南非軍總共接收了242輛獰貓式,目前有80輛Mk1D在役,而另外92輛則處於封存狀態。尚在役的Mk1D分別配屬給南非陸軍裝甲學校、駐紮於布隆泉坦佩基地(Tempe)的第一特殊部隊營(1st SSB),以及駐於德班(Durban)之烏姆提機步團、開普敦(Cape Town)之奧蘭治河團和波切夫斯特魯姆(Potchefstroom)之姆伊河團的三支預備役部隊。

 

為了全新的機械化部隊而生的「獰貓」

  獰貓式的設計、開發和生產完全就是依照南非當時獨特的國際情勢、戰場環境和作戰需求而生。在作戰面,南非以往老舊的羚式90偵查車已經跟不上新機械化部隊的速度,因此南非軍需要一款全新的偵察車以跟上部隊,並提供側翼的保護。

  1988年時任南非陸軍司令的安德列斯‧勒文貝格蘭少將(Lt. Gen. Andreas Liebenberg)曾對此車評價道:「獰貓式服役的原因,是因為它在南非常見於近距離爆發戰鬥的戰場條件下,可以發揮絕佳的機動力且攻擊戰車。」

 

針對機動力和生存性的底盤

  獰貓式的引擎為雙渦輪增壓水冷式10汽缸Atlantis柴油引擎,可以產出563hp,推重比高達20.1hp/t,且加裝了雙重濾砂網以適應南非的環境。其變速箱有6個前進檔、空檔和1個倒退檔,令獰貓Mk1D在道路上,從0km/h加速至60km/h只需要21秒,而安全巡航速度為90km/h,最高速度則可以達到120km/h。

  獰貓的地形適應力和抗損力極佳,在未安裝涉水套件的情況下可涉水深1m,在安裝的情況下則可達1.5m,並可透過緩行的方式越過2m的壕溝,而獰貓若意外踩雷,也可以在失去一對轉向輪的情況下保持機動力。為了降低地雷傷害,獰貓的底盤有抗炸鋼板,且離地380~350mm高也有助於排開爆炸威力。

  獰貓的轉向輪為前方兩對,後方兩對則是固定輪,但八輪皆為全獨立式懸吊臂,並以彈簧懸吊和避震器構成緩衝機構。

 

續航力與後勤

  獰貓式的油箱容量為540公升,並讓它可在道路上最長續航達1000km,在越野時續航500km,在沙地上續航150km。而為了讓車組員不受中暑所苦,車外可以攜帶40公升水箱,作為人員飲用水。然而,根據南非獰貓射手回憶,這水箱通常都拿來洗手或刮鬍子用,從來不敢當成飲用水…

 

車輛佈局

  獰貓式是一輛引擎在後、砲塔置中,成員為車長、射手、裝填手、駕駛等四人的傳統佈局戰鬥載具。這種引擎在後的佈局對於輪型載具來說,在以往比較常見,因為最早從二戰前的裝甲汽車,一路到冷戰期間德國輪型武裝偵察車,以及俄國BTR裝甲運兵車等都採用這種設計,甚至是南非本身使用的羚式90和獾式步兵戰鬥車都是如此。一直到冷戰中後,輪型載具開始強調載員和通用性時,引擎在前的佈局才成為主流。

 

車組與狀況覺知

▲駕駛席

▲車長席

▲裝填手席

  獰貓式的駕駛居於車首中央,在關艙駕駛時可以由三具潛望鏡看出,而在夜間駕駛時可以將中央潛望鏡替換成夜視鏡。而獰貓的射手,則可以用潛望鏡和白晝/夜視主要瞄準系統觀測和瞄準,裝填手也有兩具朝前和朝後的潛望鏡,各可旋轉270度,讓裝填手在車內時也能為本車警戒。至於獰貓的車長,在關艙後可以使用潛望鏡以及一具可360度旋轉的車長獨立白晝儀,而此白晝儀也整合了一鍵歸正的能力,讓獰貓式具備獵-殲的接戰能力。

▲車長獨立白晝儀

 

武裝

▲GT4 76mm砲的砲閂

  獰貓式的主砲是南非GT4 76mm砲,這是奧托布雷拉(OTO Melara) 76mm艦砲的衍生款,且膛室的容量相同,而因為砲彈很小利於人力裝填,甚至有人在10秒內連續發射,代表裝填手的裝填1發的時間僅3秒左右。為了抗日曬導致砲管彎曲而影響精準度,GT4的砲管包覆有隔熱套筒,而中央設置的排煙套筒也可避免發射後氣體逆流回砲塔室。GT4可以發射多種砲彈,包括尾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T)、高爆彈(HE-T)和人員殺傷彈(Canister)三種。

  尾翼穩脫殼穿甲彈總重9.1公斤且873mm長,彈蕊為鎢合金,砲口初速超過1600m/s,可在10m貫穿311mm的均質裝甲(RHA),並能順利在2000m遠貫穿T-62戰車的底盤正面(275mm RHA)和砲塔正面(230mm RHA)。高爆彈的彈頭內裝600g的RDX/TNT高爆藥,直射有效射程可達3km,曲射可達12km。人員殺傷彈則裝載大量彈丸,可在150m內達到高度殺傷效果,在500m內達到有效傷殘效果。

  獰貓的砲塔可以在9秒內完成360度迴轉,主砲俯仰角為-10~+20度。76mm對於冷戰末的戰鬥載具而言是一個新奇的口徑,因為它既不是當時輕型載具喜歡使用的90mm低膛壓砲,也不是當年相當受歡迎的105mm戰車砲。選擇76mm砲的主要原因,在於小口徑砲彈的酬載量很大,以Mk1D為準,它的砲塔直立式彈架上的備射彈有9枚、其他彈架可以儲放40枚備用彈,因此全車裝載49枚。獰貓式的主要任務為戰鬥偵察,尋求機會繞到敵部隊的後方,進行搜索與摧毀還有襲擾,因此76mm已非常足夠。

  除了主砲外,獰貓Mk1D還配備了1挺7.62mm白郎寧同軸機槍,總共裝載4000發子彈(4條彈鍊,每條800發,加上儲放在砲塔內的800發),但它並未配備車長機槍。

 

射控系統

▲射手席

  獰貓的整合式射控系統(IFCS)為ESD所生產,具備接收雷射測距距離、橫風感測儀之風向/風速以及陀螺儀的輸入,並回饋到十字絲以及砲塔液壓的修正,令獰貓式可以實施動對動精準射擊。射手瞄準目標的方式,主要透過一個Eloptro 8x白晝鏡或夜視鏡,而射手只要穩定追瞄目標,並對它按下前置雷射鍵,IFCS在2秒內就可以得出彈道解。基本上,接戰全程時間約9秒。

  假如主要瞄準系統出現問題或鏡頭破損,射手也可以使用備用瞄準系統(管狀鏡)進行瞄準,而這副管狀鏡和羚式90上的瞄具一樣。

 

防護

  獰貓式的底盤為焊接鋼板,在車首正面30度角可以抵抗500m外發射的23mm穿甲彈,側面和後方則可以抵擋.50機槍彈。除了直射火力,底盤下方也可以抵擋TM46反戰車地雷,並可以承受1000磅即造爆裂物的爆炸力而不解體。假如獰貓式的其中一輪踩到地雷,爆炸力會將該輪和該懸吊炸飛,但全車依然可以持續作戰。假如獰貓真的不幸在戰鬥中著火,引擎室以及戰鬥室內也有自動/手動滅火系統。

  從南非邊境戰爭(South African Border War)的經驗中,南非軍學到當裝甲車輛開過密集的樹叢時,煙霧彈發射器很容易會損壞,因此他們將獰貓式的兩座四聯裝81mm煙幕彈發射器設置在砲塔側後方。除了可以使用煙幕彈發射器製造煙幕外,引擎也可以將柴油直接注入排氣管來發煙。此外,獰貓式的頭燈也受到良好的保護,免得遭到樹叢破壞。

  另外,獰貓式也設計成可以配備核生化相關的設備,但根據士兵回憶,將獰貓式切成BNC模式(Bio Nuclear Chemical)的最主要理由,是因為要在關艙時利用正壓將主砲射擊後的廢棄往外排出,畢竟在南非不會遇到核生化攻擊,且部隊根本沒有發BNC濾芯。

 

延伸閱讀

紅土上時速120公里的死神:獰貓式戰砲甲車  (一)

紅土上時速120公里的死神:獰貓式戰砲甲車  (二)

紅土上時速120公里的死神:獰貓式戰砲甲車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