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

首頁 新聞總覽 AR、VR如臨實境─打靶、演習、實戰用看的也可以

AR、VR如臨實境─打靶、演習、實戰用看的也可以

  為了提高戰士在實戰中的效能,自古以來都會盡量拉近訓練和實戰的差距,例如為了讓士兵習慣見血,會用動物死屍作為刺刀靶,甚至將圓形標靶換成人形靶,只為了克服難以對人類扣下扳機的心理障礙。同時,越來越多逼真的教具和場地也被建成,例如軍隊能在載具的複製品以及假城鎮中進行訓練。

  但利用實體場地和逼真教具畢竟有所極限,這些器物的成本較高,使用上也有場地或地域限制。依照美軍的訓練時間計算,大約只有30%的時間進行野戰訓練,其餘時間都在駐地。此外,傳統的訓練也無法模擬過於危險的情境,或適應越趨複雜的戰爭,更有甚者,要如何在不可能真的建成一座滿是高樓大廈的假城鎮的情況下,讓部隊習慣在巨型城市中作戰?

  對此,就是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和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派上用場的時機了,而這些技術不僅能用於訓練、演習,甚至還能投入實戰。

 

虛擬實境與擴增實境的差別

透過虛擬實境技術,可以在室內空間模擬各類型武器的運用,而不受場地安全規範的限制,甚至能節省高昂的彈藥成本,例如一發要價11.9萬美金的刺針飛彈。

  兩者雖然聽起來有點類似,但是有著本質上的差別。虛擬實境(VR)指的是讓使用者完全沉浸在虛擬環境之中,透過電腦創造出的虛擬影像,有可能會搭配現實的設備,但是透過虛擬影像方式呈現。例如美軍所採用的虛擬刺針飛彈模擬器,就可以節省巨大的彈藥成本(飛彈報價11.9萬美金),且無須靶機配合,在室內就可以讓射手進行各種複雜情境的訓練,包括多架敵機、多個方向接敵等。

  此外,使用可以發射雷射的訓練槍,從步槍到車裝武器,對著顯示出靶位或各種交戰狀況,並在使用這扣下扳機後可以讓電腦計算命中的虛擬靶場。又或者戴上顯示器,身處在修車廠內針對載具或武器進行維護,也都是虛擬實境的一種。

增強沉浸團隊訓練器利用增強實境技術,可以結合現地模擬各種目標和環境,在無須野戰訓練的情況下也能讓前進觀測官實施申請曲射火力的訓練。

 但擴增實境(AR)則是與現地、實物結合,技術難度較高。例如美國陸戰隊就使用了增強沉浸團隊訓練器(Augmented Immersive Team Trainer,AITT)進行對前進觀測官和航空管制官的訓練。使用者會戴上一副智慧型眼鏡,從鏡片中看出去與其他眼鏡沒什麼不同,但它可以接收電腦給予的訊號,在指定的地貌上出現各種物體,包括高樓大廈、戰車、飛機等,接著再搭配雷測觀測機或望遠鏡等,以無線電向上申請曲射火力或空中打擊,最後透由電腦運算出彈著點後在鏡片中呈現。

 

實戰中的結合

使用了增強實境技術的整合式視覺增強系統(IVAS),在訓練與實戰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這樣的技術並不只能用於訓練,例如美軍已經採購了整合式視覺增強系統(Integrated Visual Augmentation System,IVAS)進行密集的訓練和測試,預計於2021年底就向基層單位廣發。IVAS整合了夜視鏡、熱像儀甚至可以連線槍上的瞄準具,讓士兵直接透過頭戴目鏡瞄準,此外也能導入各種數位化資訊並透過AR技術呈現,例如指揮官設定目標點在500公尺外的建築物上,目鏡中就會顯示一個在建築物上的記號,非常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