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平
9M133號角(Kornet)反戰車飛彈是一種俄製的反戰車飛彈,因在2006年以色列-黎巴嫩戰爭中擊毀過多輛裝甲厚實的馳車式戰車,且是中東戰場上游擊隊手中最強力的直射武器而享負盛名。而就像鼎鼎大名的火箭推進榴彈(RPG)一樣,號角也持續進步中,近期它的最新衍生型號:號角D1 (Kornet-D1)型更是完成了最終的射擊測試。
第一型號角亮相於1994年,維持著與以往俄製反戰車飛彈一貫便於步兵攜帶、可快速部署的特色,它主要由3件主要部位構成:9P163-1型三腳架(19公斤)、1PN79-1型熱像儀(11公斤)與內裝9M133飛彈的9K135型飛彈系統(含飛彈重29公斤),總重59公斤,其中熱像儀與3腳架可在結合狀態下摺疊攜帶,因此全系統含飛彈只需2人就可攜帶移動。
但正如我們熟悉的拖式飛彈(TOW)一樣,號角也有分陣地式以及車載式,而號角D系列是屬於車載式,通常以4聯裝發射器組成1個單元,但在GAZ-2975虎式輕型戰術輪車和颱風式6輪裝甲車上時,則會裝載2個單元,令全車共達8枚備射飛彈。
儘管D系列的飛彈本體可與陣地式的通用,但其中最大的不同,在於D系列的發射器上會有兩個雷射乘波頻道,使發射器可連續發射2枚飛彈,讓發射器同時導引2枚飛彈攻擊目標,飽和目標的主動防禦系統能力,或者是第1個目標被摧毀後,立即瞄準第2個目標,達成同時接戰,且發射器也具備輔助瞄準能力,只要射手鎖定目標圖像,雷射乘波中心就會持續追蹤目標,讓飛彈命中。
而近期完成最終射擊測試的D1型,則是D型的改進型,它的射程達到了10公里,可以裝載縱列錐形裝藥或溫壓彈頭遂行反戰車或反工事任務,其縱列彈頭可以在貫穿爆炸式反應裝甲後,再貫穿1300mm厚的等效均質裝甲(RHAe),足以摧毀戰車的正面裝甲較薄弱之處,以及全世界任一戰車的側面。
資料來源:https://eurasiantimes.com/russia-tests-kornet-d1-air-droppable-anti-tank-missile-system/
會員帳號 : |
會員密碼 : |
驗證碼 : |
- 會員登入 - - 忘記密碼 - - 加入會員 - |
使用社群帳號登入 Facebook 登入 Google+ 登入 |
Email: |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