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

尖端電子書專區 4+代Su-27家族(上):Su-27M
4+代Su-27家族(上):Su-27M

4+代Su-27家族(上):Su-27M

各國武器裝備先進及國防科技
將Su-27M到Su-30SM這整個4+代家族的發展脈絡釐清外,也與其外國對手進行橫向比較,相當重要的是,本書不只進行技術上的比較,也考慮年份問題,這樣便能更精確地知道「在相同時間點,這些美俄飛機相比有什麼優劣?」,而不落入傳統的「Su-27飛行能一定比較好」或是「美國航電性能一定比較好」的迷思中。 在上冊我們著重於4+代家族的起源:Su-27M戰機。雖然他最終沒有服役,但至少走到定型的階段。藉由Su-27M的研究,能了解在90年代初期俄羅斯航空科技已達到的成就,並進而了解後來的Su-30MK系列的技術起點。這樣才能正確地進行異機種分析。
作者:楊可夫斯基 瀏覽數:2885
上架日期:2018/01/11 10:32

4+代Su-27家族導論

第一章‧側衛家族30年─淺談Su-27家族戰機
一‧Su-27的整體特色
二‧多用途化的始祖:Su-27M
三‧真正付諸使用的4+代:Su-30MK等
四‧邁入第五代
五‧家族異數Su-32/34

第二章‧多用途化的4+代改良型:從Su-27M到Su-30SM
一‧Su-27S剛量產就大改的必要性
二‧真正追上美國的Su-27M
三‧Su-27M的重大缺陷
四‧從雙座型再出發
五‧4+代Su-27家族的共通特點

Su-27M(老Su-35、Su-37)
第一章.發展史
一.需求與立案
二‧1987年原型機試驗到1997年終止計畫
1.舊機改裝而來的原型機:701、702、705、706、707
2.全新生產的原型機
3.1993年12月的初步驗收結果
4.新的起點:711與712號機的進化
5.軍方使用經驗與終止計畫

第二章‧原型機的後續用途
一‧T-10M-11
二‧T-10M-12
三‧T-10M-8
四‧T-10M-10

第三章‧Su-27M技術性能(一):飛機部分
一‧外型、結構改動與機動力的提升
1.機首
2.垂尾、尾刺、起落架
3.結構與油箱

二‧三翼面佈局
三‧可控性與超機動模式
1.高攻角偏航失控問題
2.高攻角配平能力問題
3.控制系統的正常限制與超機動模式
4.動力與燃油系統對超機動的支持
5.掛彈狀態的超機動
四‧動力系統

第四章‧Su-27M技術性能(二):航電部分
一‧整體架構與航電整合
1.整體架構
2.「聯邦式」綜合資訊系統
3.專家化人機介面
4.Su-27家族的自動化與專家化的發展
5.Su-27M的綜合資訊系統並未完全成功
6. 其他
二‧PNK-10M導航與駕駛系統
三‧SDU-10M線傳飛控系統
四‧TKS-2M通信系統
1.基本型TKS-2的參考資料
2.顛覆一般人想像的TKS-2是蘇聯特殊作戰需求的產物
五‧探測系統
1.雷達系統
(1)N-011機械雷達與N-011M相位陣列雷達
(2)N-012後視雷達
(3)另外選項:NIIR的Zhuk系列雷達
2.新型OEPS光電瞄準系統
六‧自衛與電戰系統
1.SPO-32(L-150)雷達預警接收器
2.MAK環場飛彈來襲警告系統
3.SPS-171(L-005S)電戰莢艙
七‧座艙介面

第五章‧性能諸元與討論
一‧整體概略評價
1.在所處年代的進步性
2.Su-37的前瞻性

第六章‧Su-27M與對手機的比較
一‧Su-37足以與F-22抗衡?
二‧Su-37輸給歐洲戰機?
三‧與真正假想敵F-15C/D/E比較
1.航電與武器性能
2.飛行性能
纏鬥方面的技術比較
推重比
蘇聯解體後,「能量優勢」原則上在F-15這邊
飛行性能小結
3.1992年模擬空戰範例
4.宏觀視野看Su-27與F-15的差異
純比飛行性能,互有優劣
考慮武器,Su-27應該整體較優
應考慮設計哲學
F-15與F-16的差異來自設計哲學
Su-27可視為F-15與F-16的融合體
看看F-15的純空優設計哲學
5.Su-27M一定不足之處
單座的不足
瞄準設備的不足
武器的不足
說Su-27M不足時不能忘了Su-27IB